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成年女人免费视频试看465

歡迎光臨廣州祿米實驗室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網站 | 聯系我們:13631307695 | 加入收藏
  • 技術文章

    高校實驗廢棄物分類與安全處置探討

    2017-11-08 08:34:05  來源:廣州祿米實驗室設備科
    【導讀】 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各類實驗室教學、科研任務日趨繁重,實驗室廢棄物如不及時、有效、安全處置,必將對實驗室安全造成較大的隱患,更可能造成對人員、環(huán)境的重大威脅,本文對實驗室廢棄物的分類、危害及安全處置進行了探討。
     

    摘要   

    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各類實驗室教學、科研任務日趨繁重,實驗室廢棄物如不及時、有效、安全處置,必將對實驗室安全造成較大的隱患,更可能造成對人員、環(huán)境的重大威脅,本文對實驗室廢棄物的分類、危害及安全處置進行了探討。

     

     

     
     

    引言   

     
     

    高校實驗室多為相對獨立的單位,特別是隨著許多高校多校區(qū)辦學的實際情況,實驗室分布的區(qū)域相對分散,單個污染小,易于被忽視。實驗室從一定程度上講是一類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建設得越多,帶來的污染可能越大。

     

    隨著各種實驗材料使用量的急劇增加,實驗所產生的廢氣、廢液和固體廢棄物也隨之增加,實驗室廢棄物如不進行及時、有效處理,隨意大量地無序排放,不僅會直接危害實驗室人員的身體健康,也會對大氣、水體、土壤等周邊環(huán)境產生污染,造成日趨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為規(guī)范高校實驗室危險廢棄物的管理,教育部和國家環(huán)保總局曾經聯合下發(fā)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排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防止污染環(huán)境,保障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安全。

     

     

     

     
     

    1 實驗廢棄物概述

     
     

     

    1.1

    實驗廢棄物定義

    實驗廢棄物是指在實驗室內進行的教學、科研及其他在實驗室的各項活動中產生的,已失去使用價值的氣態(tài)、固態(tài)、半固態(tài)及液態(tài)物質的總稱,主要包括實驗過程中產生的 “三廢”(廢氣、廢液、固廢)物質、實驗用劇毒物品、精神類、麻醉類及其他藥品殘留物、實驗動物尸體及器官組織、病原體、放射性物品,以及實驗耗材、櫥柜、電器、生活垃圾等各類廢棄物。對實驗廢棄物實行科學、合理、有效的分類管理,直接關系到廢棄物的收集和處理能否順利進行,更是實現實驗廢棄物安全管理的內在要求。

     

    1.2

     實驗廢棄物分類

    實驗廢棄物的成分和污染程度不同,分類形式也不同。根據其污染程度、主要成分和基本性質,分類如下:

    1、化學實驗廢棄物。化學廢棄物按物理形態(tài)可分為廢氣、廢液和廢渣三種,簡稱“三廢”。

     

    2、生物實驗廢棄物。主要是指實驗過程中使用過或培養(yǎng)產生的動植物的組織、器官、尸體、微生物(細菌、真菌和*等)、培養(yǎng)基,以及吸頭、離心管、注射器、培養(yǎng)皿等各種塑料制品等。

     

    3、放射性廢棄物。指含有放射性物質或者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其放射性活度或活度濃度大于國家標準或審計部門規(guī)定的清潔解控水平,并且所引起的照射未被排除,又預期不會再利用的廢棄物。

     

    此外,還有電子垃圾、機械類實驗室產生的粉塵等,對于這些危險、有害因素,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將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危害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1.3 

    實驗廢棄物的危害

    1、對人的危害。實驗室泄漏或揮發(fā)的刺激性有毒氣體,如常見的氯氣、氨氣、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對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如一氧化碳、硫化氫、氰化氫、甲烷、乙烷、乙烯等,這些氣體還有容易造成人體缺氧,引起各種疾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2、對環(huán)境的危害。

    (1)污染土壤。實驗室廢棄物如果處置不當,任意堆放,有毒的廢液、廢渣很容易滲入土壤,殺害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微生物與周圍環(huán)境構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導致草木不生;還會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后果嚴重。

     

    (2)污染水體。實驗室廢棄物未收集,直排下水道,或露天存放,在雨水作用下流入水體、污水管網中,會造成水體的污染與破壞。

     

    (3)污染空氣。廢棄物如未能妥善收集和管理,在溫度和水分作用下,將會發(fā)生揮發(fā)或分解,在風的吹動下擴散,既污染環(huán)境,又影響人體健康。

     

     
     

    2 化學實驗廢棄物管理與處置    

     
     

    化學廢棄物具有可燃、腐蝕、毒性等危險特性,對其處理一般遵循減少產生、及時收集、集中存放、分類處理等原則。

     

    2.1

     化學廢棄物的危險特性

    化學廢棄物的危險特性主要包括可燃性;腐蝕性;反應性;傳染性;放射性;毒性等。化學廢棄物的毒性表現為以下三類:

     

    (1)浸出毒性。用規(guī)定方法對廢棄物進行浸取,在浸取液中若有一種或一種以上有害成分,其濃度超過規(guī)定標準,就可認定具有毒性。

    (2)急性毒性。指一次投給實驗動物加大劑量的毒性物質,在短時間內所出現的毒性。通常用半致死量表示。

    (3)其他毒性。包括生物富集性、刺激性、遺傳變異性、水生生物毒性及傳染性等。

     

    4.3

    2.2化學廢棄物的處理原則

    實驗室要嚴格遵守國家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有關規(guī)定,不隨意排放廢氣、廢液、廢物,不得污染環(huán)境,在此前提下,還應遵循以下原則:

     

    1、減少產生。有效控制廢棄物的生成是處理廢棄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及時收集。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必須及時收集,形成“即生即收”的觀念和制度,減少其擴散、污染的時間。

    3、集中存放。在實驗室內應該設立指定的廢棄物收集區(qū),集中存放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

    4、分類處理。由于實驗室化學廢棄物復雜多樣,要依據廢棄物的性質、形態(tài)特征進行分類,以便于對不同性質和形態(tài)的廢棄物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定期安全處理。

     

    2.3

    化學實驗廢棄物的分類收集

    化學實驗產生的廢棄物以及過期不再使用的危險化學品不能隨意丟棄或排放,也不得隨意掩埋化學固態(tài)、液態(tài)廢棄物,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范程序將各類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存放和規(guī)范、妥善處理。

     

    1、氣體廢棄物。凡是有氣體產生的實驗都須在通風櫥中進行,對產生有害氣體的實驗必須進行必要的吸收處理或采取處理措施。

     

    2、液態(tài)廢棄物。俗稱“化學廢液”,可按含鹵有機廢液、一般有機廢液和一般無機廢液三類進行收集處置。

    (1)收集一般化學廢液時,廢液收集容器上須貼有專用標簽,標簽上應詳細記錄不同時間倒入廢液收集容器內廢液的主要化學成分。如有可能發(fā)生異常反應,則應單獨暫存于其他容器中。

    (2)一般化學廢液收集容器中的廢液不應超過容器*大容量的80%,當廢液收集到一定量時,聯系相關單位,統(tǒng)一處理。

    (3)實驗室產生的劇毒廢液,能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先進行無害化處理,無法處理的應分別暫存在單獨的容器中并做詳細的記錄,不能將不同種類劇毒廢液混裝在一個容器中。

    (4)有機液體廢棄物。不得將有機廢溶劑、廢試劑等直接倒入下水道進行排放,須按照“碳氫化合物”、“鹵代烴”等進行分類,分別存放于專門的有機廢液收集容器中,聯系相關單位進行統(tǒng)一處理。

    (5)無機液體廢棄物。不得將含無機重金屬的無機廢液直接通過下水道進行排放,須存放于專門的廢液桶中,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統(tǒng)一處理。

    (6)一般化學廢液的收集應使用專用收集容器,容器口應密封良好,不能使用敞口或有破損的容器。

     

    3、固體廢棄物

    (1)無害固體廢棄物。實驗室垃圾不得丟棄于實驗樓走廊內,必須用垃圾袋或垃圾桶存放于各個實驗室內,由實驗員或學生送到廢棄物收集站集中存放,不得與生活垃圾混放。

    (2)有害固體廢棄物。產生這些固體廢物后應及時裝入容器,貼好標簽,并做詳細的記錄,送廢棄物收集站存放。積存到一定量時及時聯系相關單位進行統(tǒng)一處理。

    (3)過期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再使用的廢棄試劑應原瓶存放,保持原有標簽。積存到一定量時應及時聯系相關單位進行統(tǒng)一處理。

     

     

     
     

    3 生物安全實驗室廢棄物管理與處置    

     
     

    生物安全實驗室廢棄物是指生物實驗流程中產生或殘留的對人體和環(huán)境有直接、間接或潛在危害作用的物質,包括感染性生物廢棄物、非感染性生物廢棄物、實驗動物廢棄物、各種銳器以及混合性廢棄物等。

     

    3.1

    生物實驗室廢棄物危險特性

    生物實驗室廢棄物主要產生于醫(yī)學、生命科學、公共衛(wèi)生類院校及科研機構的實驗室,多數帶有生物活性物質,因此成為引起疾病傳播和生物安全隱患的潛在原因。

     

    生物廢棄物對自然界植物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通過污染地下水源、土壤或直接干擾植物本身,可能會造成植物大面積死亡,引起某些種群植物的消逝滅絕,改變特定區(qū)域內的植物群落,造成自然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改變,進而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3.2

    生物實驗室廢棄物分類

    國內外相關組織對生物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均制定了相關的法規(guī)及條例,如《醫(y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y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guī)范》(試行)、《醫(y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告標識規(guī)定》等,在實際工作中,處理生物廢棄物必須遵守有關規(guī)定,尤其是對感染性物質及其包裝物應分別進行相應的處理。

     

    1、生物廢棄物按照其不同物質成分劃分,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生物活性材料及其代謝物。常用的生物活性實驗材料包括:動植物個體、器官、組織、細胞(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細胞結構的微生物如*或上述生物材料的遺傳修飾活性產物等)。

    (2)有毒害的化學試劑、分子試劑及其他廢棄物。氰化物、溴化乙錠(EB)、二甲基亞砜(DMSO)、丙烯酰胺、甲酰胺等及其結合物、廢棄的酸、堿溶液、有機溶劑、凝膠電泳、培養(yǎng)基(液)、洗脫液、各種試劑盒、重金屬等是生物實驗中*主要的有毒和劇毒物品,這些物品不僅對人毒性高、危險性強,而且對環(huán)境的危害和影響*。

    (3)實驗器械與耗材。包括塑料制品如各種吸頭、吸管、離心管、注射器、手套、培養(yǎng)皿及包裝物等,多為易污染的一次性用品。

     

    2、生物廢棄物按性質不同也可分為兩大類:

    第1類是源于人體或可感染人、植物、動物的組織和細胞,或被生物危害劑污染的廢棄物,包括實驗過程中被生物危害劑污染的培養(yǎng)皿、培養(yǎng)液、移液管、Tip頭、生物反應廢液、廢棄的實驗動物、實驗動物組織、細胞和血液等,以及感染性培養(yǎng)物、大腸桿菌工程菌株、轉基因植物細胞和植株等。

    第2類生物廢棄物也被稱為類似廢棄物,是指未被污染的動物組織細胞、細胞培養(yǎng)物、植物再生植株、培養(yǎng)皿等。

     

    3.3 

    生物廢棄物的消毒與滅菌

    生物廢棄物處理的首要原則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須在實驗室內清除污染、高壓滅菌或焚燒。對生物廢棄物實行清潔、消毒、滅菌、滅活等程序是實驗室生物安全的一個重要內容,其效果直接關系到生物廢棄物安全管理水平、實驗工作人員的健康及環(huán)境的安全。

     

    1、消毒滅菌的原則

    (1)明確消毒的主要對象。應具體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徑、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種類,有針對性地使用消毒劑。

    (2)采取適當的消毒方法。根據消毒對象選擇簡便、有效、不損壞物品、來源豐富、價格適中的消毒方法。

    (3)控制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許多因素會影響消毒劑的作用,而且各種消毒劑對這些因素的敏感性差異很大。所以依據具體的消毒對象選擇合適的消毒劑。

    (4)消毒順序。清潔區(qū)、半污染區(qū)和污染區(qū)應分別進行清潔、消毒處理;各區(qū)域按先上而下、先左后右的程序,依次進行消毒。

    (5)消毒劑量。受結核分枝桿菌、親水性*與芽胞污染的環(huán)境與表面以及操作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前的消毒,選用消毒劑量范圍中的高濃度與長時間。受細胞、培養(yǎng)液、體液或血液等有機物污染,有效氯含量加大至 5000 mg/L。

     

    2、消毒滅菌的常用方法包括(1)干熱滅菌法;(2)濕熱滅菌法;(3)化學消毒滅菌法。

     

    3.4

     常見生物廢棄物的安全管理與處置

    1、生物活性廢棄實驗材料的管理與處置。

    實驗廢棄物的生物活性實驗材料特別是細胞和微生物必須及時滅活和消毒處理。同時,無論在動物房或實驗室,凡廢棄的實驗動物尸體或器官必須及時按要求進行消毒,并用專用塑料袋密封后冷凍儲存,統(tǒng)一送有關部門集中焚燒處理,與動物有關的垃圾必須存放在指定的塑料垃圾袋內,并及時用過氧乙酸消毒處理后方可運離實驗室。

     

    2、有毒試劑及其廢棄物的管理。

    明確專人負責,只用專用容器將重金屬、氰化物、溴化乙錠(EB)及其結合物等各種有毒害的試劑進行分級、分類收集,專人管理,定期回收,統(tǒng)一處理。嚴禁隨意掩埋、傾倒、丟棄有害廢液和廢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廢液不能互相混合,比如過氧化物與有機物,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鹽與酸等。

     

    3、實驗器械與耗材的管理。

    生物實驗過程中產生的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服、口罩、吸頭、吸管、離心管、注射器、包裝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內集中燒毀;可重復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璃瓶等可以用1000~3000 mg/L有效氯溶液浸泡 2~6 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廢棄;盛標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煮沸15 min或者用1000 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 h,消毒后可清洗重新使用;無法回收利用的器材,尤其是廢棄的銳器(如污染的一次性針頭、碎玻璃等),因容易致人損傷,通過銳器盒等耐扎容器分類收集后,送焚燒站焚燒毀形后掩埋處理。

     

     

     
     

    4 放射性廢棄物管理與處置     

     
     

    放射性廢物是含有放射性核素或為放射性核素所污染,其放射性核素的濃度或活度大于監(jiān)管機構確定的清潔解控水平,并且預計不再使用的物質。

     

    在放射性廢物管理方面,我國已發(fā)布不少標準,如《放射性廢物管理規(guī)定》(GB 14500-2002)、《放射性廢物分類標準》(GB 9133-1995,HAD 401/04)、《放射性廢物安全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HAF 401)、《核科學技術術語 放射性廢物管理》(GB/T 4960.8-1996)等。

     

    4.1

    放射性廢物危害特性

    放射性物質能放射出穿透力很強、人類感覺器官不能覺察到的射線。這些射線對人體健康的損害與接觸放射性物質的劑量有關,與大劑量放射性物質接觸時能嚴重損害人體健康。

     

    在大劑量的照射下,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和動物存在著某種損害作用。人體受到射線過量照射所引起的疾病稱為放射性病,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放射性損傷可在短時間內致人死亡。慢性放射性損傷可致受輻射人在數年或數十年后,可能出現白血病、惡性腫瘤、白內障、生長發(fā)育遲緩、生育能力降低等遠期軀體效應,還可能出現胎兒性別比例變化、先天畸形、流產、死產等遺傳效應。

     

    4.2

    放射性廢棄物的分類

    放射性廢物的許多性質,都可以作為分類的依據,我國在1995年發(fā)布實施的放射性廢物分類標準,是先把放射性廢物按物理狀態(tài)分為氣載、液體和固體三類廢物。氣載放射性廢物根據放射性濃度分為低放、中放兩級;液體放射性廢物根據放射性濃度分為低放、中放和高放三級;固體放射性廢物分為低放、中放、高放和α廢物。低放、中放和高放廢物按照半衰期差別有不同分級限值。

     

    4.3

    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理

    放射性廢棄物中的放射性物質,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方法都不能將其消滅或破壞,只有通過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變才能使放射性衰減到一定水平,所以放射性廢棄物與其他廢棄物相比在處理和處置上有許多不同之處,必須由*機構、*人員通過*方法進行規(guī)范處理。

     

     

     
     

    5 其他實驗廢棄物    

     
     

    實驗室常見的廢棄物還有一種是電子廢棄物(俗稱“電子垃圾”),是實驗室被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器、電子設備或各類電子器件等,主要包括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電器,以及計算機、電路板等電子科技的淘汰品。

     

    電子廢棄物被填埋或焚燒時,其中的重金屬深入土壤,進入河流和地下水,將會造成當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直接或間接對當地居民的生存環(huán)境及其他生物造成損傷;有機物經過焚燒,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體都造成危害。

     

    電子廢棄物種類繁多,類型復雜,各種構建的成分和含量相差很大,回收利用存在一定的難度,其主要的處理技術可以概括地分為機械物理處理、化學處理和微生物處理。

     

     
     

    6 結語    

     
     

    高校應科學對待和處理實驗室廢棄物,要加強綠色環(huán)保理念,要強調“誰污染、誰治理,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和文件,約束各個實驗室對廢棄物產生、處置等行為,倡導綠色實驗,從根源上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并優(yōu)先對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應進行回收處理,對實驗室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無害處置、集中存放、統(tǒng)一處理”,使其排放符合國家環(huán)境排放標準。


    留言
    胡生 先生
    銷售
    谷瀑服務條款》《隱私政策